2025-04-26星期六
农历2025年2月29日

中国的“文化自信”源自何处?

中国的文化自信:历史底蕴与现代发展的交融

图片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文化自信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

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这一文明连续性的千年实证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从良渚水利系统(距今约5300年)到三星堆青铜文明(距今约480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展现出多元一体的特性[11]。这种文明的连续性使中国能够自豪地宣称:"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10]

文献传承体系

中国拥有完整的人类古代文献保存系统,《四库全书》收录了3461种古籍,这一庞大的典籍编纂传统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物质基础。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中国文字体系的连续性使现代中国人能够无障碍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这种文化连续性是其他文明难以比拟的[19]

传统哲学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这些思想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道家思想推崇自然和谐,这些思想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艺术成就

中国在艺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诗词等。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使它能够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才有精神上的独立自主[7]

文化独立性

文化主体性首先表现为文化独立性,即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着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但中国文化能够保持其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这正是文化主体性的体现。

文化融合力

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融合力,善于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历史上,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民族融合中,汉族注重吸收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25]。这种包容性和融合力使中国文化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基础。

革命文化:民族精神的凝练

革命文化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是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历史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革命精神的传承

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10]。这些革命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的坚韧品格。

党的领导与民族复兴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等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提供了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0]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的精神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源自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源自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繁荣与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18]

经济发展与文化自信

自力更生的创造精神

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中国人艰苦奋斗的结果,自力更生是中华文化自信的源头之一。中国的发展是靠自己的双手干出来的,因此,我们的自信来自于我们的创造,来自于我们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26]。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不断克服困难、实现发展的精神动力。

经济实力与文化自信的互动

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这使中国人民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增强了文化自信。同时,文化自信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文化自信的全球视野

文化自信与国际传播

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核心动力。五千多年的文明积淀赋予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智慧与魅力,这种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在于对现代文化创新的探索[33]

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需要走向世界,也需要吸收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这种文化交流不是单向的输出或输入,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和互鉴。通过这种对话和互鉴,中华文化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魅力,也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不断成长起来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焕发出无限活力的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新时代文化;是文化自信持续提高的文化;是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的文化[30]

文化自信的表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文化繁荣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30]


中国的"文化自信"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历史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反映。

这种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深刻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积累的精神财富的自然流露。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把握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不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7]


参考文献

[7] 深入把握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党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4/0402/c117092-40208124.html.

[10] 思想政治引领第一课丨文化自信从哪里来_中国_发展_革命. https://www.sohu.com/a/798736259_121106875.

[11] 中国文化的自信来自哪里? - 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4544448685261348/.

[13] 中国文化自信来源于哪些方面_懂视. https://www.51dongshi.com/esgedfrvagcsseg.html.

[18] 思想政治引领第一课丨文化自信从哪里来_中国_发展_革命. https://www.sohu.com/a/798736259_121106875.

[19] 中华文明的自信来源于何处? - 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99063253080408610/.

[25]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民族中华中华民族_网易订阅.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LJ75JT10553APCG.html.

[26]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基点与终点. https://new.qq.com/rain/a/20250415A06R7J00.

[30]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学术界》杂志社. http://www.xueshujie.net.cn/content/?3904.html.

[33]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基点与终点. https://new.qq.com/rain/a/20250415A06R7J00.


图片

非遗资料图文:严敬群(作家,客座教授,研究生行业导师,国家公共云平台非遗课程专家,非遗职业化、产业化发展指导师,深耕非遗领域十余年,在《中国文艺报》《中国国家旅游》等报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主编各类图书500多本。)

图片


——END——


关于我们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所属的开展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成果展览、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文创设计、非遗产业园建设、非遗产业链建设的非盈利性内设机构。


图片



中国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

“非遗产业”发展计划


非遗旅游产业、非遗美食产业、非遗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非遗体育竞技产业、非遗演出产业、非遗数字化产业、非遗游戏产业、非遗服装鞋帽产业、非遗酒店民宿、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非遗礼物、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非遗展览展销、非遗研学旅行、非遗亲子体验、非遗公司团建、非遗社区活动、非遗进校园、非遗教材图书出版以及全国各地非遗产业园、非遗小镇、非遗街区建设等全领域非遗产业链建设。



为您提供最专业的非遗一站式服务:


我们立足北京,服务全国。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非遗从业者提供专业的非遗咨询与非遗服务,包括非遗项目考察,非遗方案设计,非遗科研报告,非遗商业策划,非遗经营模式,非遗资源对接,非遗市场开发等非遗全产业链服务。

景区非遗业态运营方案;景区非遗文创产品定制服务;非遗进校园特色学校打造方案;非遗进校园课程设计方案;非遗课程图书出版服务;非遗进校园师资培训;非遗传承人“非遗实训室”建设方案;非遗进社区运营模式;非遗文创设计与售卖方案;非遗数字化建设方案;非遗工坊建设方案;乡村振兴非遗方案;非遗研学一体化方案;非遗美食产业运营方案;非遗中医药健康养生方案;非遗体育产业运营方案;非遗游戏产业发展方案;非遗演出运营模式方案;非遗酒店民宿运营方案;非遗服装鞋帽产业发展方案;非遗小镇建设运营方案;非遗公共文化空间运营方案。



联系我们:13810295118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网 https://www.zgfeiyi.net


图片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